來源: 網絡 2023-08-29
體外心臟起搏器是一種體外佩戴的醫用電子儀器,主要用于臨時性的搶救,起搏電極放置時間一般為1~2周,如仍需繼續起搏治療則應置入永久性起搏器
發展歷史
早在1932年有人利用體外起搏成功地使停跳的心臟復跳。
1952年,Zoll在人體胸壁表面首次用電脈沖刺激心臟,成功地搶救了1例心臟停搏的患者。
1954年,Rosenbanm和Hansen開始應用心外膜電極進行心臟起搏,雖然減少經胸壁起搏的疼痛,開胸手術的創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的發展。
1958年,美國工程師厄爾·巴克(EarlBakke)制造出了第一臺體積、重量都較小,可以隨身攜帶的心臟起搏器。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外生產的各類心臟起搏器源源進入中國。直到1988年3月,一種同時具備治療心臟過緩、快速終止陣發性心動過速兩種功能的生理性心臟起搏器,由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成功。這種體外生理性心臟起搏器可以模擬心臟的十種自然搏動過程,從而有效地改善病態心臟的血液動力學效果。對之后心臟外科手術中、手術后的臨時起搏環節以及心臟起搏的電生理學研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 。
工作原理
體外心臟起搏是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的較寬和較強流的電脈沖,利用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心臟,使心臟激動和收縮,保證心臟泵出足夠的血液來供應全身,從而達到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 [3] 。
主要構成
起搏器實際上由兩部分構成:
1)脈沖發生器: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起搏器,能產生和輸出電脈沖,脈沖發生器的內部主要的重量是電池,另一部分是各種復雜的電路系統,猶如起搏系統的“大腦”。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起搏器的體積越來越小。
2)起搏器導線:用來連接脈沖發生器和心臟的電線,其功能是一方面把起搏器發放的電刺激傳遞到心臟,從而讓心臟跳動,另一方面又會從心臟收集電信息反饋給起搏器,以保證心臟本身的跳動與起搏器發出電刺激的跳動步調一致、和諧而不互相矛盾。
適應證、并發癥
1.各種病因引起的嚴重心臟阻滯。
2.準備靜脈或永久起搏以前維持心臟功能。
3.早期的心臟停搏病人。
常見并發癥:
1) 多功能電極片粘貼皮膚處易發生電流灼傷:術前注意清潔粘貼處的皮膚,正確粘貼,皮膚和電極片間不留任何空氣。
2) 膈肌刺激導致呃逆:可遵醫囑給予阿托品或少量地西泮,無效者可能為起搏電流過大刺激膈肌所致,可提醒醫生降低起搏輸出電流。
3) 電極脫位、心律失常、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癥 [4] 。
使用方法
1.經皮(胸壁)臨時心臟起搏 [5]
1)儀器設備:選擇適宜的初始起搏電流和起搏頻率。
2)儀器準備:將正極電極片粘貼在脊柱旁和肩胛骨間平行心臟部位,負極電極片粘貼在心前區,保證電極片貼緊皮膚;女性應放置在乳房之下,以免增加電阻。將電極片導電線連接在起搏器上,使其處于備用狀態。
3)心電監護:給予持續心電監護,觀察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
2.經食管心臟起搏 電極需經過食管,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目前已較少使用。
3.經心外膜心臟起搏 技術難度較大,多由心外科醫生操作。
4.經靜脈心內膜起搏 [6] 。
1)消毒、局部麻醉。
2)穿刺 穿刺點在胸鎖乳突肌肌腱的分叉處,靠近胸鎖乳突肌肌腱的內側緣,針尖朝向乳頭方向,以約45°角進針。
3)將導絲送入血管腔內,撤除穿刺針。
4)經導絲送入鞘管,退出鞘芯和導引鋼絲。
5)連接起搏器與漂浮電極,沿鞘管送入漂浮電極,進入15cm時氣囊充氣1.0ml,送入電極約30cm(身材特殊者,穿刺點到心尖的距離即為電極進入的深度)。
6)漂浮電極順血流沖擊通過三尖瓣進入右心室(當電極不易進入時,動作應緩慢,盡量讓電極順著血流沖擊方向),當心電監測顯示起搏信號及隨后出現的QRS波,提示起搏成功。
7)起搏器置于體外并固定。
優缺點
經皮體外臨時心臟起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起搏快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獲得復蘇成功的機會,但是會引起患者局部皮膚疼痛以及強烈的肌肉收縮,起搏效果不穩定,且清醒患者不易耐受,可作為經靜脈心內膜起搏前的過渡性起搏。在心電監測指導下,利用漂浮電極導管進行經靜脈心內膜起搏,不需X線透視,即可獲得有效起搏,是一種實用的搶救性措施,可為后續治療贏得時間,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對醫師的靜脈穿刺熟練程度要求高 [7] 。
注意事項
1.妥善固定起搏電極,以免移位。
2.嚴密觀察心電監護及起搏效果 隨時檢查起搏系統功能是否良好,電池有無耗竭,觀察起搏導管進入深淺度有無改變,太深或太淺都可引起心內膜電極脫位,影響起搏效果。
3.預防感染 護理操作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4.注意觀察撤除起搏電極的指征。
5.保證所有的常用電器接地,使用手機時保證距離起搏器30厘米以上,使用無繩電話的原則同手機